2011年新年前夕,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題為《共同增進各國人民福祉》的新年賀詞。他指出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仍將艱難曲折,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同時重申,中國將繼續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反映了 |
A.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B.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只能靠階級斗爭實現 C.量的積累必然導致質變的發生 D.人類社會是有機聯系的整體 |
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既要堅持,又要發展。只有堅持,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更好地堅持。這體現了 |
A.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否定觀 B.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C.堅持與發展是完全統一的 D.規律是客觀的,具有不可違抗性 |
某研究機構發表報告說,他們將1種酶、1種輔酶、纖維素原料和加熱到32攝氏度左右的水“一鍋燴”,制造出純度足以驅動燃料電池的氫氣。據此,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科技創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B.研究過程表明沒有世界觀指導的科研活動是可能的 C.該實驗是一種無意識活動到有意識活動的辯證發展過程 D.實驗材料之間的聯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臨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边@是電影《2012》的臺詞,它是一部關于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講述由于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遭受掠奪性破壞,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最后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難,獲得了繼續繁衍和發展的希望。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 B.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主觀的 C.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D.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改造規律 |
處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別的關懷。有研究表明,許多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會做出無所畏懼的大膽舉動,是由于大腦產生一種恐懼記憶抑制效應,使孩子們對恐懼感“暫時性失憶”。這種大腦效應,會隨著年齡增長及大腦進一步發育逐漸消失。這表明 |
A.意識是人腦的分泌物 B.人腦是意識產生的源泉 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D.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
《論語》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是儒家學派的經典。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在《百家講壇》欄目以其“大眾口味、學者品位”解讀,讓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論語》。這說明 |
①電視文化比傳統經典文化更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最受人民大眾歡迎的是傳統經典文化 ③發展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必須貼近群眾,創新形式和手段 ④電視等現代傳媒手段的發展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
近年來,江蘇省許多城市開展了城市精神的討論和提煉。如南京的“開明開放、誠樸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蘇州的“崇文、融合、創新、致遠”;常州的“千載讀書地,現代創新城”……這些城市精神表明 |
①文化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②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④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全面吸收中外一切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出現了多種價值觀并存的情況。引導社會成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反對錯誤的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而迫切的任務。判斷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標準是 |
①是否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②是否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 ③是否能夠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④是否對人生道路選擇具有導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在越來越開放的中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參與了志愿者活動,在北京、廣州等城市,青年志愿者的無私、熱情和微笑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年志愿者活動 |
①是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②必將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 ③有利于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④體現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