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非典”斗爭的經驗告訴我們,應對突發事件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卮1~2題。 1、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國務院及時做出反應,頒布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條例》。這表明 |
A、國務院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時刻行使立法權 B、司法部門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提供法律保證 C、國家將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置納入法制軌道 D、國家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長效機制已經形成 2、“非典”疫情過后,國家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增加對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的投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表明國家正致力于 |
A、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B、統籌區域發展 C、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D、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
2011年我國多個城市接連發生橋梁垮塌、在建工程損壞等情況;6—7月份我國部分地區發生的暴雨使城市建設中的各種隱患徹底暴露出來。這告誡我國在城市發展中 |
①要把握運動與靜止的辯證統一,不能離開靜止追求速度 ②要看到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 ③要遵循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觀規律辦事 ④要在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哲學的繁榮,鑄就了現代西方社會的發展品質。在當今,我國難以出現世界性的大師級哲學家、思想家,因此才有了沉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從哲學上看,破解“錢學森之問”需要 |
A、繁榮哲學,發揮其社會變革的先導作用 B、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C、堅持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D、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
在現實生活中,貪官做賊心虛,往往熱衷于供奉神靈,以求平安,而結果則不可能如愿。這主要體現了 |
①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中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 ②唯心主義不能給人們提供方法論指導,只能提供精神安慰 ③迷信神靈顛倒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無法實現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④迷信神靈的人不具有唯物主義常識,不理解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2011年6月17日至20日,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中國共產黨 90年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理論研討會在浙江舉行。會議認為,中國共產黨90年的發展史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史緊密相連。這表明 |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成果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決定中國革命的發展進程 ④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中國共產黨90年的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年畫是中國春節不可或缺的部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收藏中國年畫,大英博物館曾舉辦中國版畫展,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年畫。但我國卻沒有真正的年畫博物館,年畫陷入“墻里開花墻外紅”的尷尬。年畫的命運 |
①說明傳統文化具有先天的弱點,不符合時代要求 ②說明傳統文化只能依靠保護才能存在 ③表明我國存在民族文化迷失的風險 ④要求我國以制度的創新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11年上半年,我國遭遇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電荒”。國家發改委決定自2011年6月1日起上調15個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國家上調電價 |
①有利于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②有利于提高電力行業的社會勞動生產率 ③是國家縮小居民生活差距的舉措 ④有利于居民樹立科學消費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自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如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擴大黨的基層民主,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建立黨內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等。作為一個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如此重視黨內民主建設,是因為發展黨內民主 |
①己經成為黨的中心工作 ②是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 ③可以帶動人民民主 ④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面對我國糧油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現象,2007年8月13日,國務院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必要措施穩定糧油副食品價格。國家發改委隨后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嚴查亂漲價案件,維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這體現政府切實履行了 |
①公共服務職能 ②經濟調節職能 ③市場監管職能 ④政治監督職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