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內容
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制度,它在實質上是 |
A、國家的結構形式 B、全體公民的參政形式 C、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管理國家 D、為一定階級所享有的民主 |
試題答案
D材料:核能在上世紀中期得到廣泛運用,它的諸多優點為我們所公認:不會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樣產生大氣污染,也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數百萬倍。在核能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最大的擔憂在于,人為或極端環境因素有可能導致放射性核物質外泄,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為人類利用核能敲響了警鐘。事實上,每種能源的開發利用都伴隨著風險和弊端。石油鉆探過程中可能出現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開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礦難;利用太陽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對待此次事故的正確的態度是以之為鑒,定期做好核電站的維護和檢查,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潛在的危害。
材料 中國一直致力于救災的國際合作!吨袊臏p災行動》白皮書指出,中國本著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和完善國際減災合作機制,加強國際減災能力建設,在重大災害中相互援助。日本地震中,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1)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 (12分)
(2)運用政治常識的知識說明加強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的原因。(12分)
材料:核能在上世紀中期得到廣泛運用,它的諸多優點為我們所公認:不會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樣產生大氣污染,也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數百萬倍。在核能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最大的擔憂在于,人為或極端環境因素有可能導致放射性核物質外泄,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為人類利用核能敲響了警鐘。事實上,每種能源的開發利用都伴隨著風險和弊端。石油鉆探過程中可能出現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開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礦難;利用太陽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對待此次事故的正確的態度是以之為鑒,定期做好核電站的維護和檢查,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潛在的危害。
材料中國一直致力于救災的國際合作!吨袊臏p災行動》白皮書指出,中國本著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和完善國際減災合作機制,加強國際減災能力建設,在重大災害中相互援助。日本地震中,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1)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 (12分)
(2) 運用政治常識的知識說明加強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的原因。(8分)
材料:核能在上世紀中期得到廣泛運用,它的諸多優點為我們所公認:不會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樣產生大氣污染,也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數百萬倍。在核能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最大的擔憂在于,人為或極端環境因素有可能導致放射性核物質外泄,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為人類利用核能敲響了警鐘。事實上,每種能源的開發利用都伴隨著風險和弊端。石油鉆探過程中可能出現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開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礦難;利用太陽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對待此次事故的正確的態度是以之為鑒,定期做好核電站的維護和檢查,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潛在的危害。
材料 中國一直致力于救災的國際合作!吨袊臏p災行動》白皮書指出,中國本著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和完善國際減災合作機制,加強國際減災能力建設,在重大災害中相互援助。日本地震中,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1)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 (12分)
(2)運用政治常識的知識說明加強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的原因。(12分)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
材料:核能在上世紀中期得到廣泛運用,它的諸多優點為我們所公認:不會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樣產生大氣污染,也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數百萬倍。在核能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最大的擔憂在于,人為或極端環境因素有可能導致放射性核物質外泄,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為人類利用核能敲響了警鐘。事實上,每種能源的開發利用都伴隨著風險和弊端。石油鉆探過程中可能出現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開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礦難;利用太陽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對待此次事故的正確的態度是以之為鑒,定期做好核電站的維護和檢查,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潛在的危害。
材料 中國一直致力于救災的國際合作!吨袊臏p災行動》白皮書指出,中國本著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和完善國際減災合作機制,加強國際減災能力建設,在重大災害中相互援助。日本地震中,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1)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 (12分)
(2) 運用政治常識的知識說明加強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的原因。(8分)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
自古以來,稅費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政治問題。最近,中央發出通知,決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選擇少數縣(市)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探索建立規范的農村稅費制度和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的辦法。
農村稅費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要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推進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的要求,規范農村稅費制度,從根本上治理對農民的各種亂收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進一步鞏固農村基層政權,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和農村社會長期穩定。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
請運用有關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稅費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政治問題。這是因為
[ ]
A.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惟一形式
B.各種亂收費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穩定
C.稅費問題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
D.稅費是由國家確定的、強制征收的
(2)下列關于“稅”和“費”的說法正確的有
[ ]
A.二者都是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點
B.二者都是由國家稅務機關征收的
C.我國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費一般采用?顚S玫脑瓌t
D.稅收是列入預算內管理的財政收入,而費一般不列入財政預算
(3)從哲學上看,農村稅費改革的指導思想體現了
[ ]
A.政治與經濟的辯證關系原理
B.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C.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
D.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4)列舉我國歷史上的幾次重要的稅費改革,它們有哪些共同的作用?并指出這些稅費改革對當前費改稅的啟示。
(5)建國以來,我國農村進行了哪三次改革?
(6)結合上述材料,簡要說明這次稅費改革的重要意義。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
|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指出:“看到過去曾經是敵人的各國人民和不同國家為了共同致富而在享用同一種貨幣問題上團結起來,就是在見證他們采取團結與一體化的政治行動。實行團結,并不意味著要犧牲區分每個國家與每個民族特征的多樣化。國家之間的聯合比一個國家單獨行動能夠為各自的公民謀取更大的福利!彪S著歐元的正式啟動和歐洲貨幣聯盟的建成,它會極大地推動政治聯盟的建設。根據相關知識,回答1~5題。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歐元,從本質上看是
[ ]
2.歐元與人民幣的共同點在于
①都是一種貨幣符號、诙寄芷鸬椒定市場的作用、鄱寄艹洚斏唐方粨Q的媒介、芏际巧唐穬r值大小的衡量尺度
[ ]
3.歐元的正式流通表明
[ ]
A.貨幣的本質不具有國家性質
B.貨幣不再是一個國家財富的象征
C.貨幣不再是一般等價物
D.貨幣不再具有價值
4.積極參與歐洲事務,一心想成為歐洲國家“領頭羊”的英國,卻因各種原因在是否加入歐元問題上一波三折。主要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
A.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方向
B.世界經濟一體化是生產發展的必然產物
C.矛盾雙方互相依賴又互相排斥
D.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5.歐元區內________(國家)以地中海式氣候為主,有世界著名的古斗獸場,是議會制共和國的政體
[ ]
環境問題不僅是現實的民生問題,還是重要的發展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來,持續多天的大范圍霧霾天氣讓PM2.5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小家伙”,以一種很顯眼的方式進入人們的視野。(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空氣很輕,被污染的空氣很重,治理空氣污染的經濟負擔更是重上加重!笆澜缟献钸h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北京街頭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背掷m的霧霾,不只是北京的煩惱,大霧中,一條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帶斜穿1/3的國土,從北京、天津到石家莊,從鄭州、南通到貴陽,74個重點監測城市近半數嚴重污染。霧霾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經行不通,發展經濟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重視起來,建設“美麗中國”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改善環境應從現在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1)根據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企業和個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氣質量過程中如何作為。(13分)
材料二:我國1997年提出依法治國的方略后,環境保護開始走上法治化的軌道。然而,目前我國環境法規體系還不健全,1989年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董h境保護法》第16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采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長,環境監管有名無實,環境法的實施處于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違法不究的狀況。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的庇護,一些企業長期違法排污而得不到應有的制裁。我國司法制度對公民環境權益的保障較為貧弱,在面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沖突時,司法機關往往無法有效保護公民的環境權益。在環境保護的具體過程中,公眾的作用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談談我國應如何依法進行環境保護。(12分)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