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回答下列Ⅰ、Ⅱ題:
Ⅰ.已知A、B兩種植物,其中一種是陰生植物,適合在蔭蔽環境中生長;另一種是陽生植物,適合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生長。在一定范圍內,陰生植物葉片葉綠素含量隨著蔭蔽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某小組為探究哪種植物是陰生植物,以葉綠素含量為測定指標,用遮陽網設置了四種遮蔭條件進行實驗(其他條件均適宜),結果如下表。
條件 植物 測定指標 | 不遮蔭 | 50%遮蔭 | 75%遮蔭 | 87.5%遮蔭 | ||||
植物A | 植物B | 植物A | 植物B | 植物A | 植物B | 植物A | 植物B | |
總葉綠素含量(mg/cm2) | 1.70 | 1.85 | 1.90 | 2.10 | 1.60 | 2.32 | 1.52 | 2.48 |
葉綠素a含量(mg/cm2) | 1.28 | 1.33 | 1.36 | 1.50 | 1.20 | 1.63 | 1.14 | 1.73 |
葉綠素b含量(mg/cm2) | 0.42 | 0.52 | 0.54 | 0.60 | 0.40 | 0.69 | 0.38 | 0.75 |
葉素綠a/葉綠素b的比值 | 3.05 | 2.56 | 2.52 | 2.50 | 3.00 | 2.36 | 3.00 | 2.31 |
請回答:
(1)本實驗需要提取葉綠素,研磨葉片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
(2)從實驗結果判斷,____________是陰生植物。因此在一定程度的蔭蔽條件下,該植物能有效地吸收光能用于光反應,光反應能為暗反應提供的物質有____________。 隨著遮蔭程度增加,該植物葉片葉綠素a/葉綠素b的比值變____________,表明 ____________含量相對增多,能更有效地吸收藍紫光,從而適應蔭蔽環境。
(3)該小組欲測定在某一溫度、50%遮蔭條件下生長的上述兩種植物葉片的呼吸速率,并比較它們的差異,設計了簡要的實驗思路如下:將上述兩種植物葉片分別置于密閉容器中,在50%遮蔭條件下,測定并比較兩種植物葉片CO2的釋放量。該實驗思路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給予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校學生在參加廈門2009年國際馬拉松賽時,由于劇烈運動,生理上發生了變化。請回答:
(1)在比賽過程中,汗液大量排出,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體內抗利尿激素濃度____________,該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和集合管,從而引起尿液的生成量____________。
(2)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位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滲透壓感受器產生興奮,興奮傳導到____________產生渴感,此時應及時補充水分。
【題目】果蠅是很好的遺傳學實驗材料,某小組以果蠅為材料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
(1)如果將孵化后4—7d的長翅果蠅幼蟲放在35-37℃環境下(正常培養溫度為25℃)處理6-24h,結果培養出的成蟲中出現了一定數量雌雄皆有的殘翅果蠅,這些殘翅果蠅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產生的后代仍然是長翅果蠅,此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小組在對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和基因進行研究時,繪制出下圖所示圖像,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寫字母序號)
A.此果蠅體內除精子外,其余細胞內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B.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體上找到相應的等位基因
C.若此果蠅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DX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DY,dX,dY
D.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的染色體是Ⅱ、Ⅲ、Ⅳ、X或Ⅱ、Ⅲ、Ⅳ、Y
(3)已知果蠅中灰身與黑身、截剛毛與正常剛毛、對CO2敏感與對CO2有抗性為三對相對性狀,其中控制正常剛毛和截剛毛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上,現選取果蠅的兩個純系品種進行兩組雜交,其雜交方式及結果如下:
雜交一: P:♀黑身、截剛毛 ♂灰身、正常剛毛 對CO2敏感 × 對CO2有抗性 F1 灰身、正常剛毛、對CO2敏感 | 雜交二: P:♀灰身、正常剛毛 ♂黑身、截剛毛 對CO2有抗性 × 對CO2敏感 F1 灰身、正常剛毛、對CO2有抗性 |
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分析回答:
對CO2有抗性的性狀其遺傳方式屬于_________遺傳。研究發現,果蠅對CO2有抗性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對CO2敏感的基因上有一個堿基被替換,從而使相應蛋白質的第151位絲氨酸被脯氨酸替代,已知絲氨酸的密碼子是UCU、UCC、UCA、UCG、AGU、AGC,脯氨酸的密碼子是CCU、CCC、CCA、CCG,由此推測DNA模板鏈上決定第151號位氨基酸的有關堿基_________被____________替換。
(4)基因突變大多數對生物有害,甚至導致死亡。在做果蠅實驗時發現1只由于單基因突變從而表現突變性狀的雌蠅(簡稱為突變型),讓這只雌蠅與1只野生型的雄蠅進行交配(Y染色體上無相關基因),F1中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為2:1,且雌雄個體之比也為2:1。請你用遺傳圖解對這個現象進行解釋并作說明___________(相關基因用R、r表示,要求寫出親代的基因型、表現型以及子代所有的基因型和表現型。)
【題目】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國家。胰島素對于糖尿病,特別是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的治療至關重要。其合成過程如下:剛合成的多肽稱前胰島素原,在信號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島素原的信號肽被切除,而成為胰島素原。最后胰島素原通過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島素和一個多肽C(如圖)。請回答:
(1)前胰島素原可與____________試劑產生顏色反應,前胰島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氫用于形成 ______________。
(2)胰島素分子由51個氨基酸經脫水縮合的方式形成兩條肽鏈,這兩條肽鏈通過一定的化學鍵,如圖中的_________相互連接在一起而形成。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質后,相對分子質量比原來減少了_______________。
(3)從理論上分析,胰島素分子至少有________個﹣NH2。
(4)由前胰島素原最終生成胰島素的過程要有__________(細胞器)的參與。
(5)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其生物活性就會喪失,這稱為蛋白質的變性。高溫、強堿、強酸、重金屬等都會使蛋白質變性,F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請你設計實驗,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質變性。
材料用具: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質量分數為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蒸餾水、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無水乙醇、燒杯、試管、量筒、滴管、溫度計、酒精燈。
a.實驗步驟(請填充表格空白處)
步驟 /具體操作 | A試管 | B試管 |
① | 1mL新鮮的淀粉酶溶液 | 1mL新鮮的淀粉酶溶液 |
② | 5滴蒸餾水 | A |
③ | B |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
④ | 搖勻后,同時放入適宜溫度的溫水中維持5min | |
⑤ | 配制一定量的斐林試劑 | |
⑥ | 從溫水中取出A、B試管,各加入1mL斐林試劑搖勻,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觀察試管中出現的顏色變化 |
表格中A代表_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b.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