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內容
【題目】如圖是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前后體內由下丘腦參與的生命活動調節的部分過程。請據圖回答:
(1)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體內的血糖來源于_____________,血糖不斷被消耗,此時體內激素a分泌會增多,該激素是由_________細胞分泌的;在血糖調節過程中與激素a互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圖中下丘腦調節激素a分泌的方式為_____________ (填“神經調節”、“體液調節”或“神經—體液調節”)。
(2)由于比賽過程中大量出汗使運動員尿量減少,這是下丘腦通過激素b調節的結果,則激素b是_______,尿量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賽結束后進入吹著冷氣的休息室,下丘腦可通過垂體促進腺體A分泌激素d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器官增加產熱以維持體溫的平衡,該激素的分泌過程體現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調節。
(4)機體內激素需要不斷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 胰島A 胰島素 神經調節 抗利尿激素 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肝臟 骨骼肌 分級調節 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解析】
1、(1)胰島素的作用:①促進各組織、細胞對血糖的吸收;②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進肝臟、肌肉組織合成糖原;④促進葡萄糖轉化為非糖物質;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進肝糖原分解;②促進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2、失水過多時,圖中的下丘腦細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體釋放,作用于 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對水的重吸收。
3、人體體溫調節:
(1)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
(2)機理:產熱動態平衡散熱;
(3)炎熱環境下:主要通過增加散熱在維持體溫相對穩定,增加散熱的途徑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膚血管舒張。
(1)在比賽過程中,血糖不斷被消耗,此時體內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a會增多,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為促進(肝)糖原分解,促進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因此,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體內的血糖來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在血糖調節過程中與激素a互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島素。圖中下丘腦調節激素a分泌的方式為神經調節。
(2)比賽過程中大量出汗使運動員尿量減少,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b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導致尿量減少。
(3)寒冷時,下丘腦可通過垂體促進腺體A甲狀腺分泌激素d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可促進肝臟和骨骼肌增加產熱以維持體溫的平衡,該激素的分泌過程體現了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4)機體內激素需要不斷產生的原因是: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題目】為研究IAA(生長素)對番茄子房發育成果實的調節,科研人員做了系列實驗。
(1)科研人員將處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組進行實驗,處理及結果見下表。
組別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實驗處理 | 授粉 | 未授粉 | ||
不涂抹IAA | 不涂抹IAA | 在子房上 涂抹IAA | 在花柄上 涂抹IAA | |
果實平均重量(g) | 4.1 | 0 | 5.3 | 0 |
①1組番茄花發育成果實,其子房生長所需的生長素主要來自于發育著的_______。
②比較2、3組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
③依據3、4組實驗結果,推測IAA不能______。
(2)根據上述推測,科研人員認為芽產生的生長素并不用于調節子房發育成果實。為此,科研人員建立了圖1所示的研究模型。請利用該模型,完成驗證該推測的實驗方案并預期結果。
實驗處理 | 放射性檢測結果比較 | |||||
3H-IAA | NPA | a段 | b段 | c段 | d段 | |
Ⅰ組 | 施加 | 施加 | Ⅰ組<Ⅱ組 | |||
Ⅱ組 | ? | ? |
注:NPA為生長素運輸阻斷劑。
①表中Ⅰ組應在圖1的________(選填“1”、“2”或“3”)處施加3H-IAA,在________(選填“1”、“2”或“3”)處施加NPA。
②Ⅱ組“?”處的處理從左到右依次應為____。
③請在表中填寫a、b、c段的預期結果。_____
(3)為進一步研究IAA對果實發育的調節作用,科研人員將處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組,實驗處理及各組所結果實平均重量如圖2所示(圖中“+”表示在花柄處施加NPA,“-”表示未進行該處理)。
據圖2分析,授粉后在花柄處施加NPA導致番茄不能結實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果業生產中,有人質疑生長素類似物的使用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請你結合激素調節相關知識,撰寫一段文字,向公眾進行科學解釋。
______
【題目】為研究低溫和細胞分裂素對茄子光合作用有關指標的影響,實驗人員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實驗過程中光照和二氧化碳濃度適宜),結果如下表。下列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組別 | 處理 | |||
甲 | 常溫+噴施蒸餾水 | 18.69 | 9.19 | 0.153 |
乙 | 常溫+細胞分裂素溶液 | 20.17 | 12.58 | 0.168 |
丙 | 低溫+噴施蒸餾水 | 10.74 | 2.75 | 0.053 |
丁 | 低溫+細胞分裂素溶液 | 12.01 | 4.03 | 0.064 |
A. 低溫會導致葉綠素含量和氣孔導度降低
B. 細胞分裂素處理會導致葉綠素含量和氣孔導度增加
C. 細胞分裂素可緩解低溫對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
D. 常溫下噴灑高濃度的細胞分裂素能進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速率
【題目】摩爾根是染色體遺傳理論的奠基人,小小的果蠅幫了摩爾根的大忙。下圖為果蠅的染色體組成,據此回答相關問題(注意: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
(1)欲測定果蠅的基因組序列,需要對_____條染色體的 DNA 進行測序,他們分別是_____(寫染色體的序號)。
(2)已知果蠅的紅眼(A)和白眼(a)基因位于 X 染色體上,有剛毛(B)和無剛毛(b)基因,黑身(E)和灰身(e)基因都在常染色體上,F選擇一只紅眼有剛毛黑身果蠅和一只白眼無剛毛黑身果蠅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F1 統計結果如下:
F1 表現型 | 雌蠅 | 雄蠅 |
紅眼有剛毛黑身 | 117 | 0 |
紅眼有剛毛灰身 | 39 | 0 |
紅眼無剛毛黑身 | 122 | 0 |
紅眼無剛毛灰身 | 41 | 0 |
白眼有剛毛黑身 | 0 | 121 |
白眼有剛毛灰身 | 0 | 42 |
白眼無剛毛黑身 | 0 | 118 |
白眼無剛毛灰身 | 0 | 38 |
據此判斷:父本的眼睛顏色為_____,母本的基因型為_____。
(3)已知果蠅的長翅和卷翅是一對相對性狀(長翅D、卷翅d),雌雄果蠅都有長翅和卷翅的性狀,F有若干長翅和卷翅的雌雄果蠅,要求用一次雜交實驗即可證明 D、d 位于 X染色體或常染色體上,請選擇一對合適的親本,這對親本的表現型為_____。
請寫出預期結果和對應的結論:
①若后代中_____,則該對基因位于X 染色體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果蠅均為長翅,則_____;
③若后代中_____,則_____。
【題目】為研究油茶葉片與果實關系對葉片光合作用及果實產量的影響,研究者進行了系列實驗。
(1)油茶葉片利用光反應產生的_____將C3轉化為有機物,運輸至油茶果實積累,葉片為“源”,果實是“庫”。
(2)研究者對油茶植株進行了處理,處理及結果如圖1所示。
①進行實驗時,Ⅰ、Ⅱ、Ⅲ組要選取相同高度、南面生長的樹冠外層枝條作為實驗材料,目的是_____。
②Ⅰ、Ⅱ、Ⅲ組結果表明,庫源比(果與葉數目比)越_____,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越高。
(3)為了探究不同位置源葉片光合產物的分配規律,研究者進一步實驗,處理及結果如圖2和如表所示。
處理 | 13C含量(mg) | ||
果殼 | 種仁 | 果實總量 | |
標記上枝葉 | 2.93 | 26.02 | 28.95 |
標記中枝葉 | 11.44 | 27.47 | 38.91 |
標記下枝葉 | 8.00 | 8.37 | 16.37 |
①研究者用透光性較好的塑料袋套于枝條底端,扎緊、密封袋口,抽出袋中空氣,注入濃度為500μmolmol﹣1的l3CO2和除去CO2的空氣。一段時間后,分別檢測_____中13C含量。
②實驗結果表明:_____。
③若需要對圖2中的枝葉進行修剪,最好剪去_____(上枝葉/中枝葉/下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