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氯化鈉、碳酸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鈉 | 35 | 35.5 | 36 | 36.5 | 37 |
碳酸鈉 | 6 | 10 | 18 | 36.5 | 50 |
(1)依據上表,繪制了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上圖),圖中能表示碳酸鈉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2)圖中兩溶解度曲線相交于M點,此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時,把50gA物質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4)生活在鹽湖(湖水中有溶解較多的氯化鈉和碳酸鈉)附近的人們習慣“夏天曬鹽(NaCl),冬天撈堿(Na2CO3)”。請你答出“冬天撈堿”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目】某鈣片的標簽如圖所示,可知此鈣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鈣含有鈣元素。
⑴請通過計算說明此標簽中的含鈣量是否錯誤。
⑵為測定其真實的含鈣量,輝明同學每次取10片鈣片放入已稱量的含足量鹽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再稱取燒杯和剩余物的總質量。輝明同學做了三次實驗,數據如下:
物質的質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平均值 |
反應前:燒杯+鹽酸 | 22g | 22g | 22g | 22g |
10片鈣片 | 8g | 8g | 8g | 8g |
反應后:燒杯+剩余物 | 26.7g | 26.5g | 26.9g | 26.7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