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小組同學在用過氧化氫溶液與MnO2制取氧氣的過程中,發現反應的速率很慢,產生的氣泡很少。為此,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
①速度慢、氣泡少可能與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有關。
②速度慢、氣泡少可能與MnO2的質量有關。
(進行實驗)
根據圖甲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1:用26mg MnO2與5mL不同濃度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實驗,壓強變化如乙圖1。
實驗2:用5mL 1.5%過氧化氫溶液與不同質量MnO2進行實驗,壓強變化如乙圖2。
(解釋與結論)
(1)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2)實驗1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2的目的是_________。
欲得出“MnO2對過氧化氫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結論,需要對比____________。(簡要的寫出實驗設想)
(3)小組同學通過互聯網得知:多種物質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
(實驗探究)
實驗證明,CuSO4溶液也能顯著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種粒子(H2O、Cu2+、SO42﹣ ),稀硫酸中含有三種粒子(H2O、H+、SO42﹣ )為了進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種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組同學作了以下分析和設計。
①小組同學認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要說明另外的兩種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完成探究活動。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 取一支試管加入5mL 5%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 溶液幾乎沒有 氣泡放出 | 驗證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 |
b.另取一支試管加入5mL 5%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2﹣3滴硫酸銅溶液 | 溶液中有大量氣泡放出 |
(反思與評價)
(4)小組同學在進行實驗1和2制取氧氣過程中,發現反應的速度很慢,產生的氣泡很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圖甲裝置探究“溫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是否合理?_____。理由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