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學習了金屬的有關知識后,同學們知道了如何鑒別黃金和黃銅(銅鋅合金,俗名“愚人金”)。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進一步測定某黃銅的組成,稱取了黃銅樣品50g放入錐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g稀硫酸,測得數據記錄如下表。
次數 質量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累計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累計產生氣體的質量/g | 0.2 | x | 0.6 | 0.7 | 0.7 |
回答下列問題:
(1)x=__,該樣品中銅的質量為__g。
(2)請在如圖中畫出樣品中加入250g稀硫酸,產生氣體的質量與稀硫酸的質量變化關系示意圖。
(3)黃銅樣品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_?(精確到0.01)
【題目】(題文)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往NaOH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時,發現溶液變成紅色,可是過了一會兒紅色消失,重新恢復為無色。于是該小組在老師指導下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
溶液的紅色為什么會變成無色呢?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變質了。
猜想二:可能是NaOH與空氣中的CO2反應了。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的O2反應了。
猜想四:可能是與NaOH溶液濃度大小有關。
(討論交流)
小組同學集體討論后認為猜想一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
(查閱資料)
對于猜想二,大家認為是錯誤的。如果是NaOH與空氣中的CO2反應了,就會生成Na2CO3Na2CO3俗稱純堿,查閱資料得知Na2CO3溶液呈堿性,pH約為10~11.9,能使酚酞溶液變紅,且紅色不會消失。
(設計并實驗)
(1)為了驗證猜想三,小組同學先往如圖裝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從b處通入密度比空氣大的稀有氣體,將試管內的空氣排盡。然后通過注射器滴入無色酚酞溶液,觀察到溶液變成紅色,過一會兒紅色仍然
消失。則猜想三_______。(填“正確”或“錯誤”)
(2)為了驗證猜想四,小組同學繼續進行實驗探究,并得出了實驗結論,請你幫助該小組完成下表。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______ | ______ | 猜想四是正確的。紅色褪去變成無色是因為NaOH溶液濃度過大造成的。 |
(拓展延伸)
小組同學百度“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實是一種極弱的酸,遇堿溶液變紅的變化可表示為:H2In(無色) In2﹣(紅色),據此信息寫出H2In遇NaOH溶液變紅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