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 已略去).下列選項不能實現圖示轉化的是
選項 | 甲 | 乙 | 丙 |
A | H2SO4 | H2 | H2O |
B | C | CO | CO2 |
C | NaOH | NaCl | NaNO3 |
D | Ca(OH)2 | CaCl2 | CaCO3 |
A. A B. B C. C D. D
【題目】實驗小組的同學將CO2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為了能通過實驗現象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確實發生了反應,進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問題)如何能觀察到反應的變化過程?
(查閱資料)
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溫度/℃ | 0 | 10 | 20 | 30 |
NaOH | 42 | 51 | 109 | 119 |
Na2CO3 | 7.1 | 12.2 | 21.8 | 39.7 |
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溫度/℃ | NaOH | Na2CO3 |
18.5~25 | 17.3 | 不溶 |
(進行實驗)注:乙醇在實驗中只作為溶劑,不參與化學反應。
實驗 | 實驗裝置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1 | 打開止水夾,通入 CO2,氣球明顯鼓起后關閉止水夾 | 一段時間后,氣球明顯變癟 | |
2/p> | 室溫下,向10mL澄清飽和的NaOH溶液中通入適量CO2 | 試管內壁出現白色固體 | |
3 | ① 室溫下,向10mL飽和的NaOH乙醇溶液中緩慢通入適量CO2 | 甲中出現白色沉淀,乙中無明顯現象 | |
② 滴入稀鹽酸 | 甲中有氣泡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解釋與結論)
(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實驗1中,氣球明顯變癟的原因是_______。
(3)實驗2中,試管內壁上出現白色固體的原因是_______。
(4)實驗3甲中出現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5)實驗3中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與評價)
(6)實驗1是從________(填“反應物消耗”或“新物質生成”)角度證明化學反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