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酸、堿、鹽的部分性質進行探究。
(探究一)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甲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圖1所示
(1)實驗現象為______,甲同學由此判斷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
(2)小組內其他同學認為甲同學方案不完善,理由是______。
(探究二)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時放出熱量。
乙同學向一定量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0%的鹽酸,滴加過程中溫度變化如表
加入鹽酸體積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混合溶液溫度 T/℃ | 15.2 | 19.6 | 22.0 | 26.0 | 28.2 | 26.7 | 25.7 | 24.7 | 23.7 | 22.9 |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根據表中數據分析混合溶液溫度變化的原因_____。
(5)小組內其他同學提出“將10%的鹽酸直接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也能得出相同結論”,你認為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
(6)丙同學將甲同學和乙同學實驗后的溶液混合,未發現明顯現象,F將混合液中的氯化鈉進行提純,具體的操作為______。
(探究三)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分步反應
(查閱資料)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的反應是分步反應,第一步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當碳酸鈉反應完后才發生第二步反應。
丁同學向106g質量分數為10%的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3.65%的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化如圖2所示(不考慮CO2的溶解)。
(7)A→C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8)若B點橫坐標為150,則其縱坐標為________。
【題目】根如據圖所示裝置完成實驗,并按要求填寫表格內容。
關閉K2打開K1A中現象 | B中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 | 解釋A中現象 | 關閉K1打開K2C中現象 |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C中現象 |
蠟燭熄滅 | _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蠟燭燃燒更旺 | _____ | ______ | 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