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溫度/℃ | 20 | 40 | 60 | |
溶解度 | NaCl | 36.0 | 36.6 | 37.3 |
31.6 | 63.9 | 110 |
(1)6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質量為__________。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20℃時,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31.6%
B.40℃時,136.6gNaCl溶液中一定含有36.6gNaCl
C.將40℃時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32.3g
固體
D.將40℃時NaCl和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20℃,降溫后兩溶液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NaCl>
(3)20℃時,按下列圖示操作:
①在溶液A、B、C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的有_______(填字母)。
②比較溶液A、B中的質量分數:A_______B(填“>“或” <”或“=”)。
【題目】請從A、B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答,按A計分。
題號 | A | B |
實驗目的 | 探究_________ | 探究________ |
實驗裝置 | ||
實驗原理 | (1)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 (1)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
部分實驗現象 | (2)溶液藍色逐漸變淺,天平指針_______; | (2)如圖,緩慢打開左端活塞,a處可觀察到_______; |
【題目】小明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并檢驗生成了碳酸鹽。
25℃時,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質 | NaOH | Na2CO3 |
溶解度/g | 17.3 | <0.01 |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乙醇不參與反應)。
[步驟1]打開K1,關閉K2,從a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飽和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產生大量沉淀,停止通二氧化碳;
[步驟2]從a口通入氮氣,直至排凈裝置中的二氧化碳;
[步驟3]關閉K1,打開K2,向甲裝置的試管中滴入足量的稀鹽酸。
(1)步驟1裝置甲的試管中能看到沉淀的原因是______。
(2)步驟2中,排凈裝置甲中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
(3)步驟3乙中能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