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備、收集和性質的實驗裝置,據圖回答。
(1)指出B裝置中標號儀器名稱:①_____。
(2)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O2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裝置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3)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為探究氨氣的性質,小紅利用圖中F裝置進行氨氣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實驗中觀察到黑色氧化銅粉末變成紅色。
(提出問題)得到的紅色粉末是什么?
查閱資料:Cu2O是紅色,易與稀硫酸反應: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設)紅色粉末是①Cu②Cu2O③_____
(設計實驗)小明設計如下實驗驗證紅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紅色粉未于試管中,加人足量稀硫酸 | _____ | 紅色粉末中含有Cu2O |
(實驗反思)小明設計的實驗無法證明紅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_____。
【題目】已知某品牌膨松劑的成分是碳酸氫鈉、碳酸氫銨中的一種或兩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確定該品牌膨松劑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①氨氣水溶液呈堿性
②濃硫酸和堿石灰都可做氣體吸收劑;濃硫酸能吸收氨氣,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堿石灰是氧化鈣與氫氧化鈉固體的混合物,不與氨氣反應。
(設計實驗)興趣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進行探究(裝置氣密性良好,各裝置中氣體吸收劑足量);
依次連接A、C、D裝置,點燃A處的酒精燈,將試管中的該膨松劑樣品充分加熱至完全反應后,通過觀察到_____、_____現象可以證明該膨松劑中含有NaHCO3和 NH4HCO3兩種物質。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_____。
(拓展探究)為進一步確定該品牌膨松劑中 NaHCO3和NH4HCO3的質量比,同學們取兩份等質量的該品牌膨松劑樣品,利用圖提供的實驗裝置,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兩組實驗:
序號 | 實驗操作 | 測得數據 |
實驗1 | 將其中的一份膨松劑樣品加入A裝置試管中,將A裝置依次連接B、C裝置,充分加熱至膨松劑完全反應 | 裝置C增重1.98g |
實驗2 | 將另一份膨松劑樣品加人A裝置試管中,將A裝置依次連接C、B裝置,充分加熱至膨松劑完全反應 | 裝置B增重0.34g |
基于以上實驗數據分析,該品牌膨松劑中 NaHCO3和 NH4HCO3的質量比是_____。
(實驗反思)小明認為以上拓展探究實驗存在一定誤差,導致誤差的原因是_____(答一條即可)。
【題目】圖一、圖二是某興趣小組探究金屬、酸的化學性質時所做的兩組實驗。實驗結束后,將兩組實驗試管中的物質分別全部倒入甲、乙兩個潔凈的燒杯中,據圖回答:
(1)在圖一所示的實驗中,試管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2)甲燒杯中的物質完全反應后,發現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
A.試管②反應后的固體中一定不含鐵
B.完全反應后,甲燒杯中的固體一定含有鐵
C.完全反應后,甲燒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完全反應后,甲燒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3)乙燒杯中的物質充分反應后,僅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無其他現象。則試管④反應后的溶液中的溶質共有哪些_____(寫化學式)。
(4)將乙燒杯內的物質進行過濾,對所得濾液中溶質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步驟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鋇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寫化學式,下同) ②濾液中的溶質共有哪些_____ |
步驟2:靜置,向上層清夜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 |
(5)在上述(4)的實驗探究中,步驟1中加入足量硝酸鋇溶液的目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