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實驗室里,某化學興趣小組發現了一瓶標簽受到腐蝕的無色溶液(如圖所示),他們對此產生了興趣。
(提出問題)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猜想假設)
猜想①:Na2CO3
猜想②:NaCl
猜想③:Na2SO4
小丹同學根據標簽上的信息認為一定不可能的猜想是________。
(查閱資料)Na2SO4溶液顯中性
(設計實驗)為了確定該溶液究意是剩余兩種鹽的哪一種,設計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Ⅰ.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 _______ | 猜想____成立 |
Ⅱ.向步驟Ⅰ中試管內繼續加入過量稀鹽酸 | 有大量氣泡產生 |
(實驗反思)
(1)寫出實驗步驟Ⅰ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達到實驗目的,小丹認為上述設計實驗還可簡化,則下列實驗操作可以是______(填序號)。
A.向樣品中滴加酚酞試液看溶液的顏色變化
B.向樣品中加入稀鹽酸看是否有氣泡產生
C.蒸發樣品看是否有固體析出
【題目】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對社會發展與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合成氨的工藝流程圖如下:
(1)流程中生成的氨(NH3),在農業上是合成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鉀肥”)的原料。
(2)制取氫氣的反應過程為:C + H2OCO + H2,其中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
(3)寫出N2、H2反應生成NH3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將沸點不同的氣體分離開來,常采用液化分離法。下表是各物質的沸點。
物質 | H2 | N2 | O2 | NH3 |
沸點 | – 252℃ | – 195.8℃ | – 183℃ | – 33.35℃ |
如控制溫度t在時,可將空氣中N2與O2分離。要將產物NH3與N2、H2分離開來,應將溫度控制在_________(填序號)。
A. B.
C.
【題目】下列數據是氯化鈉和氯化鉀固體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2 |
KCl | 27.6 | 34.0 | 40.0 | 45.5 | 51.1 | 56.7 |
(1)在20℃時,KCl的溶解度__(填“>”或“<”)NaCl的溶解度。
(2)20℃時,向60 g水中加入25 g氯化鈉,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質量為______g。
(3)20℃時,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①A~D中,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
②下列操作能使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加入2g KCl b.加入100g 100℃的水 c.降溫至40℃
【題目】西大附中初三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開展了下列實驗:取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樣通過pH計(測pH的儀器)每隔幾分鐘測一次pH,測得的結果如下表:
測定時間 | 5:05 | 5:10 | 5:15 | 5:20 | 5:25 | 5:30 |
雨水樣品的pH | 4.95 | 4.94 | 4.92 | 4.88 | 4.86 | 4.85 |
(1)該雨水__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酸雨。
(2)導致正常雨水呈酸性的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測定期間雨水的酸性逐漸__________(填“增強”或者“減弱”)。
(4)乙醇作燃料可一定程度緩解酸雨污染,請寫出乙醇燃燒的方程式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