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善于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法。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鐵及其化合物知識時進行了系列研究。
Ⅰ.提出問題:
問題1:鐵有多種氧化物,它們的性質有哪些差異?
問題3: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得到的黑色固體一定是單質鐵嗎?
Ⅱ.解決問題
【問題1】查詢資料:
a.鐵常見的氧化物有氧化鐵(Fe2O3)、四氧化三鐵(Fe3O4)和氧化亞鐵(FeO)。
b.四氧化三鐵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可以被磁鐵吸引。它不溶于水,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氧化亞鐵和氧化鐵的化合物,能與酸反應生成兩種鹽。
C.氧化亞鐵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能與酸反應,無磁性,不能被磁鐵吸引。
(1)請寫出四氧化三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鐵粉、Fe3O4粉末、FeO粉末中的一種。請你設計一種實驗方案進行鑒別。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及結論 |
步驟一:取少量樣品用磁鐵吸引 | 現象:_________________ |
步驟二: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問題2】同學們查閱資料得知CO與氧化鐵反應,在不同的溫度下,氧化鐵因失氧程度不同而生成其他鐵的氧化物(或鐵單質)和CO2.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定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后的固體產物。
(3)實驗開始應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對以下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
(4)同學們采集了用某種熱分析儀記錄的CO與氧化鐵反應的有關數據,并得到固體質量與反應溫度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根據相關信息,回答如下問題:
①圖1虛線中裝置的具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0~400℃溫度范圍內,管內固體質量不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圖中X=___________g,B點剩余固體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
【題目】蚊蟲叮咬分泌出乙酸刺激皮膚,某興趣小組對乙酸進行如下的探究:
【查閱資料】:甲酸,又稱乙酸,具有酸的通性,甲酸的熔點是8.6℃,受熱能分解生成兩種物質。
實驗探究一:驗證甲酸的酸性,完成實驗記錄。
操作 | 實驗現象 | 原理或解釋 | |
取甲酸溶于水 | 滴加紫色石蕊 | 溶液變成紅色 | 溶液中含有_____填離子符號) |
加適量的鋅粒 | 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 鋅粒與甲酸生成了Zn(HCOO)2和一種氣體,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 | |
加氫氧化鎂粉末 | 觀察到_____ | 甲酸可以與堿反應 |
實驗探究二:探究甲酸分解的產物。
【提出猜想】:實驗小組對甲酸的分解產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二:CO和H2O。
同學們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根據資料,小組同學從下圖裝置中選擇裝置圖_______(填“甲”或‘乙’)對甲酸進行加熱。
【交流與拓展】資料表明,甲酸的分解產物不同,猜想一與猜想二均成立。據此小林對甲酸的分解產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四:CO與H2,同學們討論后認為無需進行實驗就知道猜想三和猜想四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題目】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NaOH 和 |
|
B | 金剛石、石墨高溫下都可以燃燒 | 它們都是有碳原子構成的 |
C | 給裝滿水的紙杯加熱,開始時紙杯完好無損 | 溫度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 |
D | 酒精燈不用時,需用燈帽蓋好 | 防止酒精揮發到空氣中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