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自動充氣氣球因使用方便,無需其它充氣器材而逐漸得以推廣。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自動充氣氣球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自動充氣氣球的結構如圖所示,氣球的充氣原理是:通過擠破液體包,使液體與白色粉末接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實現氣球自動充氣。
②氯化銀是一種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1)探究液體包的成分:
取液體包中的少量溶液分別放于兩只于試管中,在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鋅粒產生氣泡,另一只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繼續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則小組同學證明液體包中裝的是________,寫出該液體與鋅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2)探究白色粉末成分: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認為是碳酸鈣;乙同學認為是碳酸鈉;丙同學認為是碳酸氫鈉。
(設計并進行實驗)實驗一:完成下表
操作步驟 | 現象 | 結論 |
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 |
實驗二:按下圖的實驗裝置,分別向盛有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白色粉末樣品的燒瓶中注入等體積、足量的稀鹽酸,并測量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記錄如下表:
實驗編號 | 錐形瓶內物質 | 最終得到CO2 體積/mL | |
名稱 | 質量/g | ||
① | 碳酸氫鈉 | 0.8 | V1 |
② | 碳酸鈉 | 0.8 | V2 |
③ | 白色粉末 | a | V1 |
(3)實驗裝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表中a= ___;V1____V2(填“>”、“<”或“=”)。
(分析并得出結論)(4)分析上表中數據得出結論: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
【題目】某同學把干燥、純凈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5g裝入大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并在不同時刻測定試管內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反應時間/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固體質量/g | 28.9 | 26.3 | 23.7 | 21.9 | 21.9 |
分析表中數據,完成下列問題:
(1)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___g;
(2)把剩余固體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得到濾液55g(二氧化錳難溶于水),計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精確到0.1%)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