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內容
【題目】中和反應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對酸堿中和反應進行了如下研究。
(實驗過程1)
對于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的中和反應,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要證明它們之間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可通過下圖所示實驗步驟進行操作。
請根據上圖所示實驗步驟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向試管中加入1~2ml稀氫氧化鈉溶液 | NaOH與HCl 發生了中和反應 | |
②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
③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實驗過程2)
對于某些有明顯現象產生的中和反應,如稀鹽酸與氫氧化鋁的反應,觀察到有___的現象,就可以說明中和反應已經發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蔡 示:氫氧化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其化學式為Al(OH)3〕
(實驗反思)
(1)有同學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進行(實驗過程1)的實驗。你認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適合用于驗證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中和反應,你的理由是_____。
(2)對于沒有明顯現象出現的酸堿中和反應,我們可以借助_____的變化,來判斷是否反應或反應進行的程度。
【答案】 再向步驟①的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再向步驟②的試管中慢慢滴入稀鹽酸,振蕩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白色固體逐漸溶解 Al(OH)3+ 6HCl= AlCl3 +3H2O 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遇堿溶液變藍,遇中性溶液變紫,視覺觀察不夠明顯(答案合理均可) 酸堿指示劑顏色(或酚酞溶液顏色或石蕊溶液顏色)
【解析】
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可以通過檢驗有新物質生成或者反應物消失證明發生了反應。
(1)向試管中加入1~2ml稀氫氧化鈉溶液之后再向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震蕩,觀察到溶液變紅,說明溶液呈堿性,再向步驟②的試管中慢慢滴入稀鹽酸,振蕩,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溶液呈中性或者酸性,則證明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反應;(2)氫氧化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加入鹽酸之后能夠發生反應,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白色固體逐漸溶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Al(OH)3+ 6HCl= AlCl3 +3H2O;(3)“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都是常見的酸堿指示劑,遇到酸性、堿性的溶液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相比較而言酚酞溶液更適合用于驗證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中和反應,因為紫色石蕊溶液遇堿溶液變藍,遇中性溶液變紫,視覺觀察不夠明顯;(4)對于沒有明顯現象出現的酸堿中和反應,我們可以借助酸堿指示劑顏色的變化,來判斷是否反應或反應進行的程度。

【題目】下面呈現的是某實驗小組在課堂上做的一組探究實驗:
(1)在a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
(2)向b、c兩支試管中各加入少量相同質量的氫氧化鈣粉末,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蕩,呈渾濁狀,靜置,再各滴入1~2 滴酚酞溶液,觀察到兩試管溶液均變紅。繼續向b試管中加入約1mL水振蕩;向c試管中加入約1mL稀鹽酸,振蕩。發現b試管變澄清,溶液仍呈紅色,c試管變澄清,溶液變成無色。向b試管中第二次加入約1mL水的作用是________。
(提出問題)試管c中加入約1mL稀鹽酸后,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設)小麗猜想:I.CaCl2 Ⅱ.CaCl2和HCl Ⅲ.CaCl2和Ca(OH)2
(反思質疑)小明對猜想Ⅲ產生質疑,理由是___________
(進行實驗)小組同學通過交流,設計如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c試管中的溶液于試管中,_______ | __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實驗結束,小組同學將a、b、c三支試管中的剩余物質混合,發現廢液呈渾濁。
(問題與交流)廢液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_______。寫出廢液中可能發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